一個理想的電感元件是不會因流經線圈的電流的大小而改變其敏感度。但是于實際環境下,線圈內的金屬線會令電感元件帶有繞組電阻。由于繞組電阻是以串聯著電感元件的電阻形式出現,所以亦被稱為串聯電阻。由于串聯電阻的存在,實際電感元件的特性會不同于理想電感,可以用品質因數表示電感和電阻之的比例。
一個
電感元件的品質因數(簡稱
Q)是它處于某一特定頻率時,它的電感電抗和電阻之間的比例,這個比例是用來量度電感元件的有效程度。品質因數越高,電感元件的表現越相似現想中電感元件的表現。
電感元件的品質因數Q能由以下方程式可得,R是電感元件的內部電抗:
使用鐵磁性材料而其他部分不變的話,電感會上升,因此品質因數會被提高。但是若頻率上升時,鐵磁性材料的電感會降低,也就是電感是頻率的變數。所以于甚高頻(VHF)或更高頻的情況下,會傾向使用空氣核心。使用鐵磁性核心的電感元件可能會于大量電流流入時進入飽和狀態,引致電感及品質因數下降。使用空氣核心能避免這種現象。一個經良好設計的含空氣核心的電感元件能有高達幾百的品質因數。
一個近乎理想的電感元件(即近乎無限的的品質因數)可以由以下方法所制:將由超導合金所制的線圈浸入液態氦或液態氮中。這會令電線處于極低溫狀態,而繞組電阻會消失。因為超導電感元件的效能極近乎理想中的電感元件,它可以儲存大量電能于磁場內。
相同條件下內阻越大,品質因數越小。品質因數可以看做是衡量電感元件好壞的標準之一,品質因數越高通常意味著電感的質量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