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概念普及之后其實并沒有更好的發展,而5G可能將是AI騰飛的基礎,5G三方面的主要應用場景!
這里還可以進一步分為兩部分:“廣域連續覆蓋”和“高容量熱點”。顧名思義前者主要是面對網絡的覆蓋范圍上,用以保障用戶的移動性和業務連續性為目標,為用戶提供隨時隨地的高速業務體驗。而后者則著重于“質量”上,比如地鐵,足球賽場,演唱會現場等人流量超多的場景。
低延時車聯網、智能制造
這類應用對時延和可靠性具有極高的指標要求,需要為用戶提供毫秒級的時延和接近100%的業務可靠性。雖然說現在車聯網已經嶄露頭角,但在沒有5G的時候,自動駕駛不亞于盲人開車,4G的網絡延遲高、不穩定性是致命傷,而有了5G技術之后自動控制剎車甚至比人的反應還快。另外,無人駕駛汽車還可以快速計算周圍路況,看到人看不到的情況。
除此之外,“低延時”還將解決一個始終沒有解決的問題——VR技術的流暢程度。這幾年VR技術一直沒有發展起來,正是因為其流暢程度遠遠不夠,延時太長會使人產生眩暈感,而5G便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容量大智慧城市、萬物互聯
因其具有小數據包、低功耗、海量連接等特點。不僅具備超千億連接的支持能力,滿足100萬/平方公里的連接數密度指標,還可以保證終端的超低功耗和超低成本。這就為智慧城市提供了基礎保障,智慧城市的建設也將更有效地解決近幾年“城市病”的問題。
另外5G還將帶來萬物互聯的局面,以前上網的概念局限于手機、電腦、電視,而隨著5G的發展,你家的花盆、冰箱、洗碗機、熱水器、空調、馬桶等就都能上網了,你想辦啥事一句話就解決了。
日本內政部曾推出的一部5G宣傳片中,就直觀展現了普通人在5G時代的新生活。即使遠在偏遠山村,即使用戶是不熟悉電子產品的老人,都能便捷地使用無人機、無人駕駛汽車、全息投影、遠程醫療、無人零售、實時翻譯等“日常服務”。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整部宣傳片并未出現傳統意義上的手機,而是用眼鏡、手表等更小巧也更隨身的終端完成手機的工作。
影片的最后,主人公還邀請身處異地的朋友們一同為兩位老人舉行了金婚典禮,但并不是通過屏幕進行視頻對話,而是通過一個個立體的3D全息投影,宛如本人出現在眼前,為老人組成樂隊,演唱歌曲。
等到5G真正融入我們的生活,我們就會體會到“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說的一點都沒錯。
(本文轉載自電子發燒友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