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7日晚,美國宣布向中國2000億美元商品家政10%關稅,下周一(9月24日生效),并與明年調高至25%。
緊接著,9月18日晚,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對原產于美國的5207個稅目、約600億美元商品,加征10%或5%的關稅,自2018年9月24日12時01分起實施。
如果美方執意進一步提高加征關稅稅率,中方將給予相應回應,有關事項另行公布。
1. 新一輪關稅,美國企業反應劇烈
不愿透名的美國官員表示,將關稅提高至25%延至明年,是為了讓美國企業進行調整,及尋找替代供應鏈的機會。美國總統特朗普早前警告,準備對近乎所有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加征關稅,除了可能對價值2000億美元的商品征稅之外,還會對另外2670億美元的商品征稅。然而,美國境內對加征關稅的態度也有所不一。
根據紐約時報,零售商、制造商和其他許多美國企業都警告,新的關稅可能會損害他們的利潤、招聘和增長。美國政府上個月就擬議的2000億美元關稅輪舉行了為期六天的公開聽證會,會上許多公司都警告,美國不再有能力為受關稅影響的中國進口產品生產替代品。
經濟學家警告說,關稅可能會削弱美國的經濟增長。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研究人員估計,最新一輪關稅可能會使美國今年的經濟增長下降0.1個百分點,現有關稅也會拉低0.1個百分點。如果中國采取措施,其影響可能會增加,而中國已經在這樣做。
在公司提出異議之后,政府從關稅清單中刪除了大約300個產品系列,以及一些單獨的產品。刪除的項目包括智能手表、藍牙設備、騎行頭盔、塑膠手套、高腳椅、嬰兒圍欄和列表中的某些化學品。然而,關稅將影響大量行業,推高原材料和商品的價格,并要求許多行業尋找新的供應商、提高價格或裁員,商業團體迅速對此公告作出憤怒的反應。
但是仍有價值230億美元的多種互聯網電子設備在征稅清單上,但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公眾意見征詢后,諸如智能手表、藍牙設備和其他消費科技產品被排除在清單外。公眾意見征詢期間共收到6,000多條意見,其中Fitbit Inc公司曾向監管機構發信稱,關稅措施將累及其在美國的投資。
蘋果也在本月稍早對政府提案置評的信函中表示,“我們對這些關稅措施的關切之處在于,美國會不會受到最嚴重的沖擊,這會不會導致美國經濟增長放緩、競爭力降低,對美國消費者而言價格上漲。” 雖然當時特朗普回應“想避稅,就回美國生產”,但這次還是對這些企業的大部分產品開了特赦。但是,如果在之后要繼續追加剩余的2670億美元商品的關稅的話,那么這些產品將不能幸免。
2. 中國市場對加征關稅反應平淡
農產品:加關稅?意料之中
對于大宗商品,特別是農產品來說,早在半年前,貿易戰的影響就波及到盤面了。一直到7月6日,第一批針對價值340億美元商品加征關稅之后,豆粕的供需和成本變化就已經在盤面上表現出來了,還記著那艘載滿了大豆,牽動著千萬人心,飛馳向大連港的小船么,它大概可能是第一批承擔貿易沖突結果的貨物了。
在前一輪加征關稅中,豆粕已經上漲,只不過還沒達到豆粕的成本價格。隨著新一輪關稅推出,有可能在市場情緒的作用下推動豆粕上漲。當漲過成本后,理論上會驅使油廠選擇支付25%的關稅來進口美豆,但是如果美豆進不來,到了明年1月份,到港量不夠,下游有錢都買不到貨,屆時價格漲到哪都有可能。
能化板塊:烯烴出口受到重創
對于能化板塊,影響主要是在聚烯烴和橡膠板塊。首先,貿易戰對進口供應有限,雖然美國的的聚烯烴產品除了高壓外均列入了加稅清單,但是美國的石化企業絕大部分屬于全球性公司,因此這些美國企業可以通過物流調整來規避關稅上漲帶來的成本上升的影響。相反,中國出口至美國的塑料制品則完全可能遭受重創,2017年歸屬于被加征關稅的中國出口美國的聚烯烴制品約170萬噸,同時屬附著物形式出口的聚烯烴制品(如冰箱、空調、玩具等)預計至少在130萬噸,兩項合計中國聚烯烴制品涉及出口美國的總量預計高達300萬噸,約占中國聚烯烴制品總量的6%左右。此次貿易戰對聚烯烴的需求影響作用相當大。